新派讯 “1945年7月参军时,我才17岁,心里就一个念头:把鬼子和汉奸消灭光!”8月6日,家住潍坊青州城区的离休干部、97岁的李殿进坐在窗前,手指轻轻拂过泛黄的老照片,那些刻在记忆深处的抗战往事,如同昨日重现。解放战争时期,李殿进在一次战斗中英勇负伤,一枚弹片至今留在靠近心脏的位置,成为他烽火岁月的永恒印记。
97岁的李殿进
参军没几天,李殿进就在胶东地区参加了一场对日伪军的战斗。“那时候部队里枪少得可怜,大家都喊着‘打仗,谁夺着枪谁使’的口号。”他回忆,当时装备落后,多是“土压五”之类的土枪土炮,但战士们的斗志丝毫未减。战斗中,他奋勇夺下一支枪,握紧枪杆的那一刻,心中燃起的是保家卫国的决心。
李殿进参军没多久就跟随部队攻打日伪军,当时有千余日伪军驻守万第,依托数米高的城墙、深壕沟和鹿砦构成三道防御工事,负隅顽抗。“我们打了一天一夜,硬生生把城墙炸开一道口子。”李殿进记得,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突破防线,最终歼灭大量敌人,俘虏五六百人,给胶东日伪军以沉重打击,剪掉了胶东日伪军的重要羽翼。
抗战胜利后,在平度县兰底村仍有不少日伪军驻扎,炮楼子在村庄外侧西南角。山东独立游击第二大队大队长冷冠荣经赵保原介绍早已投靠日军,任伪平度县自卫第二团团长。兰底据点不仅有他的伪军团,还有大量弹药储备,成了阻碍胶东抗日的“硬骨头”。侦察得知,驻点日伪军每日清晨5时左右会到村外广场出操,李殿进和战友们提前埋伏在周围,待敌人集合时突然发起攻击,缴获武器后迅速撤离,以最小代价取得了最大的胜利。
李殿进在浇花。
1945年赵保原部主力被歼时,赵保原逃脱了。“赵保原在莱阳作恶多端,老百姓恨之入骨。”李殿进咬牙道,直到1946年的胶县战役,逃到胶县的赵保原被击毙,其首级被送至莱阳示众。消息传来,当地百姓无不拍手称快。也就是在这场战斗中,李殿进英勇负伤,一枚弹片至今留在靠近心脏的位置,成为他烽火岁月的永恒印记。
新中国成立后,李殿进先后在军队院校、医院、地方单位等多个岗位工作,1990年从青州市公路局离休。无论身处何地,他始终秉持“听党指挥、服务人民”的信念,用实干担当践行着一名老战士的初心。
如今,97岁高龄的李殿进仍时常向年轻人讲述抗战故事。“那些牺牲的战友没能看到今天的好日子,我们得替他们好好活着,把这份精神传下去。”他的话语朴实而坚定,眼中闪烁的光芒,一如当年战场上的热血与赤诚。
新派融媒体记者:刘燕/文图
编辑:韩佳 赵越
一审:姜健 李敬友
二审:孙瑞永
三审:管延会